以下是星空糖心天美mV国际汉语文化学院院长朱国华在2025届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毕业典礼上的致辞。内容有删减。 让我从一个大家熟知的故事说起。 周树人原本是个理科生,确切地说是个医科生。但是一场幻灯片的观看,让他意识到精神上的孱弱比身体上的孱弱更紧要,因而他弃医从文,从周树人变成了鲁迅。 我不知道中国如果有一个最伟大人物的评选,鲁迅是否会登上榜单前列,但是我知道2009年最伟大的苏格兰人的评选中,诗...
2025-06-28近年来,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发生根本性变化。这得益于制造强国战略的提出,对中国制造业发展进行了重新定位。星空糖心天美mV上海国际首席技术官学院执行院长何佳讯教授在《国家治理》撰文指出,制造强国战略的基本方针可以概括为:“创新驱动、质量为先、绿色发展、结构优化、人才为本”。这20字方针不仅是制造强国建设的核心指引,也是国家品牌建设的核心价值,体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本要求。在当前时代环境下,制造强国是...
2025-06-262024年中办、国办印发的《对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》,标志着公共数据开发利用已成为国家公共数据治理的关键内容。公共数据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资源,大模型则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引擎。亟需加快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,充分发挥其在赋能公共数据治理中的重要优势。夯实数据开发与产物供给的技术根基 加快推进公共数据的全方位、高水平开放,为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提供丰裕的基础数...
2025-06-262024年,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:“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,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,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、人才竞争力、科技支撑力、民生保障力、社会协同力、国际影响力,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。”思政引领力作为“六力”之首,既是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,又是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基础支撑。 建设教育强国,龙头是高等教育,提升思政引...
2025-06-25茶是世界叁大饮品之一,全球饮茶人口超过20亿。国际社会对茶和茶文化的普遍接纳,见证了人类文明的交融互通。源自中国,全球共享—— 中国是茶的故乡。早在4000年前,中华先民就掌握了茶的品性,并开始饮茶。西汉时期,茶叶的商品属性凸显,成为市场的新宠儿。 作为茶和茶文化的发源地,中国拥有丰富的茶资源。全世界山茶科植物共23属、380余种,中国有15属、260种。历史上,中国茶向世界的传播主要有文化吸纳、朝贡...
2025-06-19二弟有心,一直珍藏着父亲遗留的几本书,其中有一本《毛主席的五篇哲学着作》,还有一本《农业生产手册》,都五十多年了,品相还很好。二弟说:“其实还有大迭粮票,但不知弄哪儿去了。” 翻开《毛主席的五篇哲学着作》,父亲的圈画清晰可见,最后一篇还作了旁注,有“71.2.23学习”“回家全部看完”等字样。我猜测,那一天,那么年轻的父亲,参加单位的集体学习,结束后领了任务:下次作汇报交流。 我看过父亲的档案...
2025-06-14厚植“文化主体性”就需要历史工作者能够“通心”,能够通“社会的心灵”,也能够通“国家的心灵” 编者按 6月3日,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八次代表大会举行。过去8年来,全市社科工作者立足新的伟大实践、勇担新的文化使命,推出一批重要社科成果,推动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展现出蓬勃发展新气象。面向未来,如何坚持文化自信自强,勇于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创新、理论创新、方法创新,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...
2025-06-12努力构建既有中国特色、也有世界影响的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 编者按 6月3日,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八次代表大会举行。过去8年来,全市社科工作者立足新的伟大实践、勇担新的文化使命,推出一批重要社科成果,推动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展现出蓬勃发展新气象。面向未来,如何坚持文化自信自强,勇于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创新、理论创新、方法创新,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潜心问道、述学立论?为此,本...
2025-06-12“没有爱就没有教育,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,教书育人在细微处,学生成长在活动中。”这是顾明远先生在长期的思考与研究中提炼出的教育信条,也是我们常说的“明远四句”。这四句话简洁精练,却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智慧和深远的时代意义。这里,笔者尝试围绕《顾明远教育思想研究》一书,结合课程领域引发关键思想转折的两次世纪之问,解读顾先生的“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”,探讨这一信条如何塑造和呼唤新时代的课程之问。 课...
2025-06-11■要充分发挥新质生产力的科技自主创新带动作用,完善协同创新机制,推动拔尖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 ■推动实现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,需要政府、高校、公司等多方主体的协同共治 在全球科技竞争格局深刻变革的背景下,推动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,已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。针对当前学科专业设置滞后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足等现实问题,要从动态学科调整、实战能力锻造、创新生态重构...
2025-06-11